做个有“书生气”的法律人:写给学弟学妹的一封信
编者按: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,本平台特别推出该篇文章,希望跟各位读者聊聊关于青年读书的那些事。作者以一封信的形式,以一位过来人的身份呈现出关于读书的真切感受。法律人要不要有“书生气”,读书的价值及方法如何,或许可以在该篇文章之中找到答案。
作者简介:李建,常用笔名“子聿”“李子聿”,祖籍山东菏泽,生长于安徽砀山,读书在重庆,工作在河南。西政2000级本科、2005级研究生,2008年考入河南省检察院,2014年遴选至河南省纪委。目前在省纪委监委组织部工作。著有《驿路心灯——金水河畔谈历史人物》一书。
原创文章,已得到独家授权,转载请添加公共微信“qmfmggwx2”进行接洽,取得许可后方可转载。对未经许可转载导致的侵权,本编辑部保留追究的权利。
亲爱的学弟学妹们:
见字如面。虽然我们并不曾相识,但从选择法律专业的那一刻起,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——法律人。学习法律,实践法律,成为我20年来读书工作的主题。
很快就是“世界读书日”了,五四青年节也即将来临。这两个节日如此之近,似乎在诉说着它们之间的关联。
虽然我一直很普通,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作为一名学长,很希望就青年读书这个话题,和学弟学妹们聊几句体己话。
一
在西南政法大学2020年毕业典礼上,付子堂校长提到了我写的《西政读书情缘》,并着重谈了何谓“书生气”。“书生气”不是指不通世情的书呆子气,而是指发端于求知之心,坚守于公正之念,执着于生民之道,最终凝练出高尚人格,塑造出博雅之士。
“书生气”是高远志气,是无畏勇气,更是赤子心气。但实在地说,这种“书生气”的培养,绝非易事,更不可能一蹴而就。三十岁前的容貌气质,靠的是父母的遗传;三十岁后的容貌气质,靠的是自身的修炼。
曾国藩有言,人之气质,由于天生,本难改变,惟读书可以变化气质,乃至转换骨相。一个人读不读书,一天两天没什么区别,一月两月也看不出啥变化,但一年两年、八年十年,必有天渊之别。这是可以断言的。
怎样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?校园里的读书应该侧重于哪些方面?法律人的阅读有哪些独特之处?工作以后,如何来处理读书与做事的关系?等等。围绕这些问题,我谈几点心得体会。
二
读书首先是为己的。
孔子说,“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。”这里的“为己”“为人”,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“为一己之私”“为公众大家”,决然不同。而是说,古代有贤德的君子,他们读书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,是为了完善自身道德修养;而有些人读书,不过是为了卖弄、哗众取宠,炫耀于人,为了装饰门面给别人看。
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一切皆以修身为本。读书学习的目的,正在于修炼自身。陈寅恪先生说:“读书不肯为人忙。”并把它当成是读书治学的“秘方”。这些思想、认识和人生哲理,都是相通着的。
有同学会问,你说读书为己,岂不是与为国家、为民族、为社会,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,发生矛盾了吗?我的回答是,不矛盾,不仅不产生矛盾,而且相辅相成、相得益彰。
这就像我们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与勤恳工作并不矛盾一样。我们提倡的是,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要健健康康为祖国奉献50年。我们绝不愿看到,青年人为了一时的工作,过度劳累,而过早地耗费掉自己的生命。健康工作,快乐生活,才是值得追求的人生。
读书为己,同时为国家、为民族、为社会做贡献,这个认识更为根本,这条路径,更为畅达。读书为己,就是通过读书学习,不断提升自己思考、发现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,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,遇着困难,克服它,遇着问题,解决它,把自己的所学与社会实际需要结合起来,适应、改造、变革社会,在成就自己人生的同时,也更好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。这才是读书为己的真意所在。
三
读书的初级目标,在于汲取书中的营养。
在这里,我要为大家讲一个对我产生强烈震撼的读书故事。故事的名称叫“起死回生的一骂”,发生在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徐复观身上。
大概在1943年,时任陆军少将的徐复观,前往重庆北碚勉仁书院(梁漱溟先生主持),第一次看望熊十力先生。徐复观向熊十力请教,应该读什么书。熊十力向他推荐了王夫之的《读通鉴论》。徐说这本书早已读过了。熊先生面露不悦之色,说你并没有读懂,应该再读。过了一段时间,徐复观再见熊先生,报告《读通鉴论》已经读完。熊先生让他谈谈心得,徐复观就谈了许多对王夫之的批评。
熊先生还未听完就破口大骂:“你这个东西,怎么会读得进书!任何书的内容,都是有好的地方,也有坏的地方。你为什么不先看出它的好的地方,却专门去挑坏的;这样读书,就是读了百部千部,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?读书是要先看出它的好处,再批评它的坏处,这才像吃东西一样,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。譬如《读通鉴论》,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,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,你记得吗?你懂得吗?你这样读书,真太没有出息!”
多年以后,徐复观发出这样的感慨:“这对于我是起死回生的一骂。恐怕对于一切聪明自负、但并没有走进学问之门的青年人、中年人、老年人,都是起死回生的一骂!”
自感这些年来,我一直都是照着熊先生骂的去做的,这也是我读书还算有些长进的一个重要原因。这个故事让我真切意识到,什么才是真正的读书。
每读一本书,都要首先尝试去理解作者,走进他的内心,进而走入这本书的世界,不停地从中吸取自己所需的营养。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?我学到了哪些东西?这样,自己的知识就会越积越厚,使自己先前不曾掌握的知识,一朝拥有,先前领悟不到的体会,理解得更加深刻。只有如此,读这本书的意义和价值,才可称得上圆满实现。
倘若读书看文章首先着眼于不足,就会引发自己凡事都喜欢挑毛病的病态心理,就想着去争论、辩论。实则很多事情,大家都只是看到一面,有些争论纯属意气之争,无助于自身知识的增加、修为的锻炼、心态的养成。
我们绝不单单为了发现书中的不足和缺陷而读书,也不是为了要与作者进行辩论而读书,更不是为了炫耀自己而读书。这些都渐渐失去了读书的本意,而走向读书的反面。
我们既不可做书的奴隶,只读得进去而读不出来,更不可狂妄到动辄去做书的主人,不管三七二十一,还没怎么读,就来说书的缺陷。因为,奴隶是当然的不自由,但主人何曾好到哪去呢?做了主人的人,其不自由的程度,正和奴隶一般无二。笼子里的当然飞不出去,但制造这笼子并看守着的,不也是被束缚住了?
因此说,读书要既能读得进,还能出得来。但首先得读得进去才行。而所谓的读得出来,就是在自己的能力水平有了提升后,再回头来看自己读过的书、走过的路,更会发现没有白读、没有白走。在这个基础上,当然可以尝试与作者对话,运用自己的思考,提出自己的意见,以期达到共同提升的效果。
不仅是读书如此,为人处世也是如此。任何人都有缺点,也有优点,我们若是能多发现别人的优点,就会认可他,认可了就容易交往,容易交往了,工作生活也都会方便起来。
四
校园读书与高中学习、工作后的读书均有所不同。
现在的一个突出问题,不仅在于很多人不读书,而且在于看似读书的人,其实并不是读书,或者说不会读书。
一些在校大学生,把读背教材当成是读书,除了教材很少阅读历史、文学、政治、哲学等经典。不客气地说,这还是高中时代的学习方式。工作后的人,把查阅完成工作所必需的业务类书籍当成是读书,很少有阅读非职业的著作的欲望。严格地说,这些都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。
大学校园,是真正的读书圣地。一方面,时间充足。毕业后参加工作,尤其成家以后,用于读书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,虽然也有,但都是挤出来的。就是爱读书、养成读书习惯的人,每天用在读书的时间,也十分有限。一部四、五百页的书,一年半载才能读完,这都是常事。
另一方面,大学读书时期,正处于青春年少时期,三观正在形成过程中,思想上活跃,最易于接受新知识,受外界干扰较少,最有利于静下心来独立进行思考。因此,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稍纵即逝的读书黄金期。
我们说读背教材不叫读书,不是让大家都只去读杂书,而是要尽可能地去读与所学课程相关的经典。学习法理学、宪法时,可以读读柏拉图的《理想国》、亚里士多德的《政治学》、西塞罗的《论共和国 论法律》,以及孟德斯鸠的《论法的精神》、卢梭的《社会契约论》、洛克的《政府论》,还有美国国父们的《联邦党人文集》、托克维尔的《论美国的民主》等。
学习民法时,可以读读法国、德国、日本、瑞士等国的民法典,可以读《查士丁尼民法大全》,可以读周柟的《罗马法原论》,还可以读史尚宽、谢怀栻、魏振瀛、王泽鉴、江平、金平、梁慧星等名家经典著述。学习刑法,怎能不读贝卡利亚的《论犯罪与刑罚》?对历史感兴趣的,焉能不读《史记》《资治通鉴》?喜欢文学的,怎么也得读几本像样的中外经典吧。
这里不是要给大家开列书单,而是以此说明,校园读书的重点,应当是所学各门课程、各个领域里的经典著作。它们尽管有的晦涩难懂,有的部头很大,却是读书学习绕不开的。并且,也只有在大学校园,这些书才有精力有时间读得下去,一旦毕业走出校园,或许终生你都与这些经典无缘了。岂不是人生遗憾?
五
读书切忌画地为牢、作茧自缚。
法律历来与历史、政治、哲学等学科有着不解之缘。很多学习法律的人,后来都对历史、政治、哲学等非常痴迷。古今中外,法律学问的涵盖之广,给法科学生提供了驰骋思维的舞台,反过来,学习其他社会学科,也有助于法律学习本身。
我们强调必须广泛阅读一切人文社科经典,就是因为“法之理在法外”,若要真正理解法律的精神实质,必须跳出法律来看待、认识法律;就是因为“常识、常理、常情就是法”,若没有对常识常理常情的深刻感悟,你又怎能深刻理解法律;就是因为法律是一门社会性、实践性很强的学科,一个学习法律的人,如果对法律以外的知识所知甚少,那将不仅是他本人的悲哀,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。
广泛涉猎人文社科经典,会让你在开阔眼界、拓宽视野的前提下,更加关注人性,更加关注社会深层的一面,更加关注民生大众,也更加关注政治现实。如此坚持下去,当你从事具体事务时,在为他人辩护时,在制作法律意见书时,在做出司法裁决时,才会游刃有余、运用自如。
举个简单例子。临毕业时,很多校友都会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。不论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,还是公共基础知识、申论,其中有多少是法律知识呢?为什么有的人写申论就那么好呢?不得不说,平时多阅读一些法律以外的书籍,多掌握一些法律以外的知识,对于将来找工作,是很有帮助的。
紧接着,即便考上了公务员,就一定会从事法律工作吗?即便到了公检法这样的政法单位,很多人也不会被安排从事法律事务,而是干一些办文办会的杂务。有的长期在办公室上传下达,写材料。如果你为领导写讲话,所学法律课程就可能用不上,你得重新学习。学习上级领导讲话和各类文件,这不是读书;找本公文写作来读,这也不是读书;找《毛泽东选集》来读,理解公文的精髓,掌握经典公文的写作范式,领悟公文的真谛,这才是真正的读书学习。
还比如,将来如果你成为一名刑事审判的法官,哪怕你每天都会读刑法、刑诉法、最高法院司法解释、指导案例等,也不能算是读书,这还是为了完成直接而具体的业务工作。如果你能够深入去读高铭暄、马克昌、陈兴良、徐静村、龙宗智、陈忠林、张明楷等名家大家的经典著作,勉强可以说是在读书。
但严格地说,真正意义上的读书,还有另外一个层次。就是所读的书,看似与具体业务没有直接的关联,但读了之后,会让你对历史、对现实、对人生有一番思考。比如,费孝通先生的《乡土中国》,朱苏力先生的《法治及其本土资源》,还有付子堂校长的《法之理在法外》等。
就拿我从事的纪检监察工作来说,很重要的一项技能,就是与干部进行谈话。不论是开展监督检查,还是执纪办案,还是巡视巡察,都需要与各级干部广泛深入地谈话。谈话过程中,必然会用到方方面面的知识,迫切要求谈话人尽可能多地涉猎各种知识,才能在谈话时与对方产生共鸣和互动,谈话才会有效果。现在提倡“纪法情理兼容”,说的就是党纪国法、天理人情,都要兼顾到。这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,终身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也就更加凸显出来。
六
读书的理想目标,是提升境界,锻铸人格,增强能力,成就事业。
多数时候,我们可以把读书学习,视为将来获得成功的根基,厚积而薄发,腹有诗书气自华。只有首先不计任何利害,不带任何目的,只为着提升自身涵养素质,长时间地而非短暂地,大量地而非个别地,深入地而非浅尝辄止地,广泛阅读古往今来一切耳目所及的经典、好文章,锻造出一种能力、一种情怀、一种境界、一种人格,才能在遇到时机时,不仅能够紧紧把握住时机,而且能够借此机遇发挥出浑身的聪明才智,成就一番事业。
在《驿路心灯》一书中,我着重写了30余位历史人物。比如昭宣中兴的开创者霍光,蜀汉丞相诸葛亮,关中良相王猛,东晋风流宰相谢安,中兴李唐的狄仁杰,中晚唐名相裴度、李德裕,北宋第一流人物范仲淹,出将入相的寇准、李纲、虞允文,武将狄青、岳飞、辛弃疾,大改革家王安石,真三不朽王阳明,大政治家张居正,近代的革命志士秋瑾、林觉民等。总之一点,不写帝王。
南宋虞允文,一介书生,本是朝廷派去前线犒师的文官,在主帅尚未就任、金兵大军已然压境的危急情况下,毅然将散兵游勇集结在自己麾下,以文官身份激励官兵作誓死的决战。不仅取得了采石大捷,还直接造成金主完颜亮死于非命,扭转了宋金战争的总体趋势。
于谦,同样是一介书生,面对明英宗被俘、瓦剌大军即将打到北京城的危险局面,一次次勇敢地站在了政治舞台的中央,硬是将明王朝从鬼门关拉了回来,使整个国家转危为安。
同样在明代,王阳明,更是一介儒生,平生以讲学为己任,被朝廷派往福建剿匪,途中遭遇宁王叛乱。阳明积极备战,联络各方,发出讨伐檄文。由于应对及时,策略得当,仅用月余时间就结束战争,多少百姓免遭战火蹂躏!
再看曾国藩,又是书生一个,当太平军肆无忌惮横冲直撞之际,他不过是个在家丁忧的侍郎,并没有守土之责,出于捍卫儒教及保卫桑梓的想法,帮办团练,后来一步步走下去,成就多大功业!
当然可以说,中国古代做官的,哪个不是读书人,单举出这些人来,又有什么意义?我想意义就在于,若没有遇到这些突然的变革,他们本来都只是和其他读书人,也许就在本职任上终老于世,顶多做个循吏、清官。
但是,历史造就了他们。他们学有根基,虽然素来以儒生面目处世,一旦遇到非常的急难或突然的变故,尤其是国家民族、黎民百姓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,他们处变不惊,沉着应对,将其毕生所学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,终于力挽狂澜,青史留名。
世人只见其成功之易,不论其之所以能够成此大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;当然是历史给了他们得以发挥才智的机遇,但当同样的机遇摆在我们面前时,我们就一定说,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把握住吗?
我们今日求学为己,也不是说要等待什么大变故,但机遇总是眷顾有准备的头脑,其中道理不差多少。因此,我所希望的,是诸位师弟师妹在工作后,不要急于钻营,平日里在干好本职之余,多读书多学习,惟愿学业能够日进一日,不断算充实自己,这样坚持下去,待真有机会摆在眼前,定然不会轻易放过。
七
做人先于做事,做事先于读书。
熟悉我的人都知道,我喜欢读书,也喜欢谈读书。但我始终给自己内心绷紧一根弦,就是读书不应妨碍做事。
要做事,先做人。所有人都应首先学会做人,也都应该好好做事。做人、做事,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需的。但是,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读书,而有时间有机会读书的,也不一定都会读书。尤其各位工作后,有的可能一两年也读不了一本书。
在爱读书的人中,有的只是享受读书的乐趣,选择一种趣味性的阅读,并不会有什么问题导向,围绕问题而读书,更不会把思考和心得体会专门用文字记录下来。也就是说,只有很有限的一小部分人,会选择写作这种方式,与大家进行交流。至于发表文章,就是写作中更少一部分人了。
因此说,在我的内心中,它们有个顺序:做事与读书相较,做事优先于读书;读书与写作相比,写作应让位于读书;如写作与出版只能二选一,是否公开发表远没有写作本身重要。即是说,写出来的文章,可能不会也不必公开,写作不应妨碍读书;如果能做事,首先应该去做事,读不读书并不那么紧要。做人先于做事,做事先于读书,读书先于写作,写作先于发表。这就是我对它们之间关系最基本的态度。
然则,读书与做事能够截然分开吗?不可以的。读书本身也是实行的一种,和做其他任何事情一样,读书是一件必须下定决心脚踏实地去做的实事。尤其在大学校园,读书和做事不仅不是对立关系,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,读书本身就是在做事,而且是在做最正当的事。开始读书便是开始去做一件事了。只说读书好,感觉哪本书很值得读,但就是不老老实实去读,等于白说。若要着实去做事,且把读书这件事做好。
八
努力克服惰性,培养良好习惯。
一个甲子前,徐复观先生曾这样告诫青年:“根据我多年来的观察,凡是惰性而又加上破坏性的口号,最容易受到青年的欢迎。因为是惰性的,可以不要听的人费气力;因为是破坏性的,又可以使听者觉得我所不必费气力的,都是无价值的。这便可以惰性得心安理得,并且可以满足青年人自满、自大的心理。”
这些年读书工作,也和不少人讨论交流,我对徐先生的这段话有个理解:谁能克服惰性越多,谁能培养良好的习惯越多,谁就会距离成功越近。真正成功的教育,就是教育引导学生更多地培养良好的习惯。
因此,青年校友们,那些仅仅说得动听的话,那些让你只顾享受安逸生活的话,那些让你安于现状而不思进取的话,那些只有牢骚埋怨而没有建设性意见的话,请千万不要听!校园就是用来读书的,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!不读书怎么能行,不奋斗怎么能行!
这些年,每到年终岁尾新年开始之际,我都会给新的一年写点文字,总结过往,期冀将来。2021年元旦,我也给自己提出了五点希望。现在送给大家,与大家共勉。
希望自己能够继续沉淀。就像深秋与初冬的残荷,优雅的俯下身、埋下头,沉思、积淀!焉知来年的荷花,不比今年更红更好?
希望自己还能有点情怀。惟有大情怀者方能真担当。大情怀,大境界,大视野。自己是大海,才能容得下汹涌波涛,最终还能回归风平浪静。
希望自己能够坚守信念。认定的事情,哪怕与全世界为敌,也可以内心坚定不移。这才是真正的成熟。与其抱怨,不如修炼,修得此心光明,修得内心强大,努力去做一个心中光明的读书人。
希望自己的大脑还能装下新知识。对待新知识的态度,可以反映人的衰老程度。希望自己还没有被无知、狂妄、虚伪所填满,还能时刻保持学习的姿态。
希望自己勇敢。勇气是一切担当的基础,很多罪恶都可以归结为自身的懦弱。希望自己还能保持个性,棱角还没有被磨平,面对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,还能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,力所能及地发挥一点光和热,哪怕只是改变一点点。
这封信有点长了,只好就此搁笔。“人之患,在好为人师。”我深知自己亦不能免俗。但我心中所想的,却是《诗经》的一句话:“嘤其鸣矣,求其友声。”要想求得回应,自己首先发声,所以才冒昧说了这些话。不当之处,还望见谅。
祝学弟学妹们学业进步,事业有成。
青苗法鸣向全体青年学人征稿:
1. 主要推送法学、文学、哲学、政治学、社会学、经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学术类、思想类稿件,体裁不限,论文、时评、书评、影评、案例分析、译文等皆可。
2. 以来稿质量为采用之标准,欢迎篇幅适中、论证详实、观点独到的稿件,来稿字数原则上不少于3000字。不对作者身份做要求,鼓励本科生练笔发声、交流进步。
3. 为规范用稿,提高编辑质量和效率,来稿请以Word文档通过附件发至投稿邮箱:qmfmbjb@163.com,并在邮件标题注明“投稿青苗法鸣”,邮件正文中附上150字内的作者简介(内容不限,需包含作者姓名等基本信息,亦可附上照片)。对于所收稿件,我们会尽快安排评审,并在3天内回复审稿结果。
欢迎向青苗法鸣投稿:
稿酬等详情请点击:累计5000人投稿的平台征稿了
推荐阅读
投稿邮箱:qmfmbjb@163.com
主题;篇幅;体例
青苗学人交流群
长按扫描二维码添加青苗微信号,加入青苗学人交流群,一同交流、分享!
本文责编 ✎ 稻壳豚
本期编辑 ✎ 稻壳豚